beat·(365)官方网站

我和beat的65年 | 上海老知青徐树华:beat是我的第二故乡……

2023 . 12 . 08

小编的话

1958年11月,beat诞生于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。65年来,一代代beat人在袁河之畔、良山脚下,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,自强不息、敬业奉献、接续奋斗、创造奇迹,创建了一座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,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钢铁之歌。没有一代又一代可爱可敬的beat人,就没有今天的beat。在beat建厂65周年之际,beat·(365)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《我和beat的65年》专栏,为大家讲述一代代beat人的奋斗故事,敬请关注。


广阔天地  大有作为
知识青年到农村去
是烙在“老三届”徐树华身上的符号
也成了众多上海知青
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
在beat65年历史长河中
响应国家号召“上山下乡”
在beat建功立业的上海知青们
不在少数
在这片红色土地上
建起高炉、烧结、铁道……
他们虽已渐渐淡出历史
但“知青精神”却仍熠熠闪耀




徐树华就是在beat建功立业的“上海知青”之一。

1948年出生于上海市静安区的徐树华,今年11月刚过完75岁的生日,现暂居新余休养,家人均已迁居落户上海。75岁的老人独居新余,总归有些原因:“住上海不习惯,在新余我朋友多……”



笔杆、锄头、化验房

难忘的十年


“我小时候家住静安区陕西北路835弄,那个区域过去上海人叫做‘上只角’,属于老上海的繁华地段。自父亲去世后,家里条件就不行啦。”拉闸的回忆,激荡在徐树华老人的脑海里。



家中四姐弟,徐树华排行老二,父亲在上海一家私营钢笔厂做财务,一个月百来元收入。徐树华9岁那年,一场大病带走了父亲,家里唯一经济来源没有了。无奈之下,母亲只能出去找工作。



“父亲单位领导见365家生活困难,同意母亲进厂当操作工。”1968年,徐树华考上了当时的区重点中学——五四中学。还没念完高一,1969年3月,一纸“地点江西赣州安远县”的插队落户通知和一张乘车证,就从学校转交至徐树华手里。




徐老犹记得,临行前的那个下午,上海火车站的广播里不停播放《好儿女志在四方》,站台上全是送别的家属。大约下午三点钟,随着汽笛一声长鸣,火车缓缓开动。徐树华跟着几百名青年挥别上海,放下了笔杆,拿起了锄头,开启了“上山下乡”的难忘十年。



一顶蚊帐、一条毛毯、一只竹壳热水瓶、一双解放鞋,是徐树华所有行装。火车一直从上海开到广东韶关站,下了火车,徐树华和同学就坐上了前往江西各地的长途汽车。

扎根江西的日子并不轻松,吃住都成了问题。徐树华和当地农民一样,拿起锄头下地干农活,吃粗茶淡饭,穿鄙陋布衣。除了生产粮食,徐树华还得上山砍柴、割猪草,靠挣工分糊口。

转眼1971年,安远县掀起开厂热潮,公办的冶炼厂、农机厂等一家家建了起来。又是公社分配,一纸调令,半个知识分子的徐树华被分配到山沟里的冶炼厂工作。“我是高中生,厂领导也器重我,特意安排我搞铁水检验,还送我去广东学习。我学得快,不到两个月就学成归来。

但因工厂属于土炉炼钴铁,后期又遇经营困难,两三年后,工厂改成塑料厂,几年后又改建成砖瓦厂。每次改建,徐树华都身任技术要职,经常被派去赣州等地学技术。厂里遇到泥条不成型,制砖机水量不均匀等问题,都得徐树华上阵解决。在工厂的8年里,他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,也完成了从普工到技术员的晋升。



beat、烧结、电工

奋斗的34年


1978年,知青大返城。不少知青就地安置到城市工厂、商店,告别了农村插队生活。

“我和对象是在冶炼厂认识的,也是上海知青,1977年她去了beat。在信里她常提beat好,说工厂大,过年还会发鸡、鸭、酒等,福利好哩!”提及爱人,徐老眼睛笑成了一条缝,幽默开口:“追了七年,一下成异地恋了,不甘心哟!”

机缘巧合,1979年,徐树华和一位老家在安远县的退伍军人对调,来到beat,进了烧结厂。

“一来没地住,两条长凳,两张铺板,就当床了!”徐老来beat时,被分在烧结厂二烧车间电工班当电工。刚进厂的徐树华,对电路一窍不通,为了尽快上手,他就把所有图纸手抄了一遍,随身带着。“那时搞电路,每根线都有编号,没有图纸就是抓瞎,停机了得立马处理,生产可不能停啊!



对工作负责,对岗位敬业,徐树华的身影日夜穿梭在故障的设备旁。不断实践,让他对烧结机的线路及架构越来越熟络。有时,人不在现场,调度打个电话过来说某块区域出故障,他都能知道是哪条线路出了问题。


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beat启动3#烧结机异地改造。徐树华被安排进设备科筹备组,和长沙黑色矿山设计院对接,负责电气数据统计、传输,设备安装及故障处理。

3#烧结机投产后,由于设计、施工等多方面原因,主抽风机稀油站继电回路控制一直有问题,运行时经常跳闸,这让厂领导苦恼不已。无奈之下,beat就安排他和一个大学生,去上海学编程。回来后自己摸索尝试改造,没成想竟改造成功了。后续的几台烧结机编程改造,都经由他之手。


公司电工等级技能考试,徐树华当了十多年的考评专家。公司青技赛开赛,徐树华连任五届大赛裁判。在beat,一讲到烧结厂徐树华,人人都称赞,说他是个电工专家!


渣山、环保、公园

大变样了啊


上世纪末,beat开始实行退养政策,徐树华也不例外。“厂领导叫我回去先休息一个星期,结果三天不到,就打电话叫我回厂里上班。”因烧结机故障频发无人能解决,在经特批后,徐树华作为技术人员在beat又留用了13年。直至2013年,他才离开beat。

退休后的他闲不住,65岁还在新余开关厂找了份工作。“我在厂里技术科,一个月3500元,一个一百多号人的厂,所有项目、采购计划、生产安排等,都要过我的手,一年加班时间,比在beat多多了!”徐老感慨地说,“还是咱们beat好,福利待遇不用说,关键是有人文关怀啊!”



进厂那天,徐树华漫步在青花瓷公园,看着湖面的粼粼波光,几只黑天鹅煽动翅膀,徐老缓缓开口:“原来这是个垃圾堆,旁边还有个污水池,没想到竟改造成公园,还是咱beat人有办法!”


一路走过塑胶环道,徐树华望着那几台烧结机驻足良久:“原来烧结机一开,灰尘漫天,回家擦个脸,黑一片,综合料场那块,一下雨全是污泥,现在看,全变了……”得知beat要建一座全球最大最环保660㎡烧结机后,徐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:“好啊!真好!


现在的徐老虽已落户在上海,但每年7月后,他还是会回新余常住。beat,亦如他所说,是第二故乡。1969—2013,是徐树华的44年,属于上海知青的历史或许已尘封在记忆里,但他们用青春、热血、汗水创造的坚韧、自强、勇敢的精神,宛如一首首壮歌,每每忆起,依旧首首隽永、荡气回肠!


出品/ beat·(365)官方网站党委宣传部

(文字/摄影 曾桂莲 林文韬





— 往期回顾 —

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、新华社等密集关注:世界之最!beat,杠杠滴……

2023.07.03

今天,刘建荣为2023年新进硕博士讲授入职第一课:把想法变办法!

2023.07.11

2023!更好的beat,更好的你

2023.01.01

暖心兔年!我和董事长吃“团圆饭”

2023.01.20

招才纳“新”,“钢”好有你!beat·(365)官方网站2024年校园招聘启动

2023.10.21


动动小手点个在看